【好文转载】河南一学生上课偷吃零食被噎死,家长追责任课教师:这个“锅”到底该谁背?
时间: 2021-10-13 作者:YHJ 阅读次数: 123
家属质疑:为何直接施救的是教师不是校医,教师有行医资格吗?家属表示,在李昭阳出现异样的第一时间,校方确实采取了急救措施,但是实施抢救的却不是校医,“校医没有自己抢救,而是指导学校小学部教育处的主任对孩子实施急救。”校方的回应是,孩子虽然只有7岁多,但体重超过100斤了。校医是个娇小的女生,实施海姆立克法抢救很吃力,请求旁边的男老师帮忙。“在对孩子实施抢救的十多分钟过程中,学校拨打了两次120急救电话,不仅根据校医的专业知识在一直努力抢救孩子,也不断请示急救医生怎么做。学校表示,整个抢救过程,采取了海姆立克法,实施了人肺复苏术,也做过人工呼吸。所有科学规范的急救措施都及时做了。在家长追责不休的情况下,学校出于人道主义考虑,决定给20万补偿。但是家长不依不饶,提出200万的天价赔偿。这个事件中,教师倒是及时实施海姆立克急救了,却被家长质疑没有行医资格。这真是人嘴两张皮,咋说咋有理!家长的“闹”的最终目的可能就是上文的那个数字吧!那么面对校园安全事故和纠纷时,应该如果处理?这个“锅”到底该谁背?
01
请教师直起腰
不要甘为“背锅人”
一出现校园安全事故和纠纷时,教师永远都是拜托不掉的责任人,很多时候还被学校推出去当“背锅人”。1月22日,明光市教体局发布通报称,对涉事学校校长免职,对责任教师停课。
今年1月20日,安徽明光,一段学生被殴打的相关视频在网络传播,视频中一名13岁女孩在厕所内被两名女孩扇了64巴掌后晕厥。

02
请媒体遵从行业准则
不乱带节奏
孩子出事后,老师第一时间抱着孩子跑到了路口等急救车,已经尽力把时间缩短了。校方又立马拨打了120,把孩子送到了开封市儿童医院进行治疗,当儿童医院的技不过关,校方又紧接着积极配合行动帮助孩子转到了郑州市儿童医院治疗,全程都有两位领导陪同。法律都没有审判,你们凭什么断章取义,乱下结论!
03
请学校要坚持原则
不能只求息事宁人
一个法治社会应该有完备的责任体系,各方的责任都是有边界的,只要尽到应尽之责,法律就应该为之撑腰。对于发生在校园的事故、纠纷,该学校承担的责任,学校不能推卸;不该学校承担的责任,学校也应坚持原则,不能息事宁人。但是,在现实中,校园安全事故发生不能和平解决时,很多时候都是“谁闹谁有理”, “一个家长来闹,全校鸡飞狗跳”。学校和老师解决不了,管理者又心存顾忌,因为担心激化矛盾,造成不良影响,所以投鼠忌器,做起“和事佬”,花钱息事宁人,最终造成“恶性循环”,助长了“大闹大解决、小闹小解决、不闹不解决”的畸形维权逻辑。在本起事件中,面对媒体的甩锅行为,我为开封这所学校的“刚”点个赞。
学校副校长直言:“教师和学校已经尽到职责,老师并没有犯错,也不用对此负责任”。当然,学校也承认在某项方面做得不好,比如在培养教师急救能力方面。开封市禹王台区教体局工作人员也表示,家属如果不认可学校回复,可以采取正当的法律途径维权,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尽快处理这件事情。
喜欢今天的文章,别忘了在文末右下角点个“在看”,并转发给更多人看。
文章来源:作业帮
作者:小磊哥